广佛都市区交通网络发展及其多指标可达性演变分析

被引:1
|
作者
张童 [1 ]
胡伟平 [2 ]
毛超荣 [1 ]
崔锋艳 [1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华南师范大学
关键词
广佛都市区; 交通网络; 可达性; 吸引机会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91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23 ; 082303 ;
摘要
本文以1982、1995、2008、2020年为时间断面,回顾并展望了广佛都市区交通网络扩展情况,利用GIS手段,从最短空间距离可达性、最短时间距离可达性、吸引机会指数三个方面,研究广佛市区交通网络发展。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优良;最短空间距离的可达性格局由沿珠江北岸的带状分布,演变为以广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圈层结构;最短时间距离的可达性格局表现为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低值中心向外围不规则圈层状增高,且呈交通主干道指向性;都市区内的最短旅行时间和最短旅行距离显著缩短,但三个时段的变化幅度逐渐减小;可达性的均衡性经历了低级相对均衡——不均衡——高级相对均衡的过程;吸引机会指数由单极集中转变为三大组团式发展,番禺区西部成为新热点;地形、路网、人口、经济、政府调控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了广佛都市区的可达性的格局演变。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