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 条
东北冷涡不稳定能量分布特征及其与降水落区的关系
被引:40
|作者:

陈力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张立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周小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东北冷涡;
对流有效位能;
降水落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地面自动站1 h雨量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以一次典型的东北冷涡过程(2005年7月8~14日)为例,根据冷涡环流特征,将冷涡过程划分为发展期、成熟期、减弱期3个阶段。发现冷涡发展阶段降水主要由其南部西风锋区湿斜压不稳定产生,属于大范围混合型降水;而其他阶段降水主要由对流不稳定产生,以局地对流性降水为主。冷涡的不同发展阶段均可对应不稳定能量区,但其分布有较大差异,对流层低层的暖湿输送及辐合是不稳定能量积累的关键。发展阶段不稳定能量区分布于离冷涡中心较远的东南部;成熟期位于接近冷涡中心东南部;减弱期位于冷涡减弱形成的低压槽中。不同发展阶段不稳定能量与对流降水有不同的对应关系,冷涡发展期对流有效位能与较大的水汽通量是影响降水落区的主要因素;成熟期对流降水基本发生在对流有效位能区和925 hPa湿区的重叠区域;减弱期对流降水不但与对流有效位能、低层相对湿度有关,而且还取决于对流层低层辐合线。
引用
收藏
页码:339 / 34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基于稳定度和能量指标作强对流天气的短时预报指标分析[J]. 高原气象, 2006, (04) : 716 - 72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邱明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张爱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翟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
- [2] 大气不稳定度参数与闪电活动的预报[J]. 高原气象 , 2005, (02) : 196 - 203郑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张义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吕伟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孟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何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3] 对流能量计算及强对流天气落区预报技术研究[J].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1) : 10 - 20李耀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高守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刘健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4] 宁夏川区强对流天气雷达判别及预报指标检验[J]. 高原气象, 2001, (04) : 447 - 452冯建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宁夏气象台徐阳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宁夏气象台李凤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宁夏气象台沈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宁夏气象台
- [5] 强对流实时短期预报业务应用[J]. 高原气象 , 2000, (03) : 391 - 396胡富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郭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张家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 [6] 强对流天气短期实时预报及θse特型法[J]. 高原气象, 1997, (04) : 105 - 110胡富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中心气象台郭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中心气象台周君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中心气象台
- [7] 一种强对流天气短期预报方法的研究和试报[J]. 高原气象, 1996, (03) : 99 - 105胡富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市中心气象台
- [8] 一次中尺度云团发展时的湿有效能量收支分析[J]. 高原气象, 1995, (04) : 93 - 102吴宝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许晨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刘延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樊根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9] 暴雨类冷涡与非暴雨类冷涡的合成对比分析[J]. 气象, 1995, (03) : 7 - 10孙力,王琪,唐晓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