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下人才引进的“四个度”

被引:16
作者
刘永林 [1 ,2 ]
周海涛 [2 ]
机构
[1]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双一流”; 高校; 人才引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人才引进是高校持续保持其旺盛生命力,从而实现其使命、担负其责任的关键举措。"引、融、用、留"是贯穿高校引才工作始终的基本环节,引进是前提、融合是基础、效益是根本、稳定是关键,四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唯有遵循整体性、系统性、相关性和有序性原则,才能达到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外部引进与内部开发、规模效益与质量效益、流动和稳定的辩证统一;只有注重引才的精准度、引育的和谐度、预期的达成度、效用的持久度等因素,坚持顶层规划、点面结合、多措并举、统筹落实,才能实现"引得准、融得紧、用得好、留得牢"的"双一流"建设引才工作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6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高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理论之维与实践之径 [J].
姜朝晖 .
高校教育管理, 2017, 11 (05) :7-12
[2]   “双一流”背景下大学高层次人才流动的失序与规范 [J].
杨岭 ;
毕宪顺 .
社会科学家, 2017, (08) :130-135
[3]   高校人才合理流动研究 [J].
罗晓雯 ;
李化树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 34 (05) :93-96
[4]   加强高校人才流动规范化建设 [J].
郑伟涛 .
中国高等教育, 2017, (05) :11-13
[5]   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风险: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 [J].
范冬清 .
高等教育研究, 2014, 35 (06) :39-45
[6]   从人力资源管理谈高校人才引进工作 [J].
邸峰 .
人力资源管理, 2012, (02) :98-99
[7]   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风险及预防 [J].
喻春红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31 (36) :14-16
[8]   培养与引进:高校人才资源集聚路径解读 [J].
于毓蓝 .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6, (06) :24-26
[9]   大学生态的评价理念 [J].
戴联荣 .
高等教育研究, 2005, (06)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