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魔弹论”的再思考

被引:23
作者
胡翼青
机构
[1]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魔弹论; 效果研究; 有限效果论;
D O I
10.13495/j.cnki.cjjc.2009.08.004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由于受到传播业界的影响,在传播学的起步阶段,"魔弹论"的部分思想作为未经证实的常识天经地义地成为了传播研究默认的前提。尽管有限效果论挑战了这种观念,但实际上有限效果论仍然是在"魔弹论"的思维框架下得出的。学者们仍然相信并全力维护这样的观念:传播具有强效果,而且是直接的效果。在有限效果论出现以后,"魔弹论"并非完全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只是从显性的观念转化为一种隐性的、不易觉察的潜在观念。由于实用性和社会控制导向的传播研究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型塑了当代美国的传播学,美国学者之所以在骨子里维护"魔弹论"的观念,是与他们雇主的价值取向相一致的。对强效果论的潜在维护使美国传播研究者将绝大多数精力放在了效果的研究上,使美国传播学的视野失之于狭窄。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1+66 +6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大众传播理论.[M].[美]斯坦利·巴兰(StanleyJ.Baran);[美]丹尼斯·戴维斯(DennisK.Davis)著;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M].(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HaroldD.Lasswell)著;张洁;田青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大众传播学.[M].常昌富;李依倩编选;关世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  
大众传播模式论.[M].(英)麦奎尔(Mcquail;D.);(瑞典)温德尔(Windahl;S.)著;祝建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  
传播学概论.[M].[美]施拉姆(W·Schramm);波特(W·E·Porter) 著;陈亮等 译.新华出版社.1984,
[6]  
第三帝国的兴亡.[M].[美]威廉·夏伊勒(William L·Shirer) 著;董乐山等 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