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背景下生命支配权之理论审视与制度构建——兼论“民法典·人格权”编之生命权立法的完善

被引:5
作者
周平 [1 ]
严永和 [2 ]
机构
[1]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2] 中南民族大学
关键词
生命权; 支配权能; 公共利益; 个体权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现代科技的发展正在挑战人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生""死"标准,令人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思考生命支配权能。法学界对于生命权是否具有支配权能一直存在较大分歧,否认说基于人格尊严维护、防卫立法宗旨、公益属性分析等否认自然人拥有生命支配权。肯定说则基于自然权利、自主权、财产权、人格权等理论坚持自然人拥有生命支配权能。在现代科技背景下,固守旧制否认生命权之支配权能,漠视个体的正当权利诉求,不仅无法解释各种生命支配现象,而且导致相关法律与实践割裂、法律自身矛盾。反之,承认生命权具有支配权能,将展现法律对"人"祛魅的务实态度,使生命权更加符合支配权构造,体现了尊重个体权利的理念,并可以合理解决现代科技带来的"生""死"难题。"民法典·人格权"编中应承认自然人对自己的生命享有依法支配权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2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伦理视野下的自杀权 [J].
罗艳 .
北京社会科学, 2014, (08) :60-66
[3]   人格权“支配”属性辨析 [J].
温世扬 .
法学, 2013, (05) :87-92
[4]   论安乐死立法的宪法界限 [J].
韩大元 .
清华法学, 2011, 5 (05) :24-33
[5]   对话ICU:生死两茫茫——技术时代的生命终结与死亡意义 [J].
席修明 ;
王一方 .
读书, 2011, (03) :51-57
[6]   从禁令到权利:为医助自杀的合法性辩护 [J].
吕建高 .
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2008, (06) :81-86
[7]   自然人具体人格权的法律探讨 [J].
尹田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03) :17-23
[8]  
德国人格权法律保护问题及其最新发展.[J].福尔克尔·博伊廷;欧阳芬;.中德法学论坛.2002, 00
[9]   民法上的人 [J].
汉斯·哈腾鲍尔 ;
孙宪忠 .
环球法律评论, 2001, (04) :389-400
[10]   我们有死的权利吗——对安乐死争论的法理学思考 [J].
张玉堂 .
法学, 2001, (10) :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