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政府能力——公共产品的视角

被引:12
作者
易承志 [1 ]
龙翠红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2] 南京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政府能力; 公共产品; 水利服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环节。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就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改善及供给结构的优化过程。从公共产品的视角出发,有利于深入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能力的本质、问题与成因,政府与乡村自组织的关系等重要方面。我们认为,政府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责任者,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程度与质量是政府能力的重要表现;农民的自组织化是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及促进基层民主发展的内在要求;厘清政府与乡村自组织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政府既能够承担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又能够在公共产品供给中处理好与乡村自组织的关系,为此,应当划分好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责任;改革乡村治理结构,提升基层政府的能力;培育农村自治组织,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处理好政府与农村自组织的关系,促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7+124 +124-12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建构农民需求导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基于一项全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问卷调查的分析 [J].
刘义强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02) :15-23
[2]   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及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J].
陈昭玖 ;
周波 ;
唐卫东 ;
苏昌平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2) :72-77
[3]   国外农村建设的基本经验 [J].
冯书泉 .
科学社会主义, 2006, (01) :13-15
[4]   韩国、日本经验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J].
张利庠 ;
缪向华 .
生产力研究, 2006, (02) :169-170+201
[5]   工业反哺农业条件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J].
睢党臣 .
兰州大学学报, 2006, (01) :124-129
[6]   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均衡 [J].
贺雪峰 ;
罗兴佐 .
经济学家, 2006, (01) :62-69
[8]   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现状、问题与对策 [J].
马晓河 ;
方松海 .
农业经济问题, 2005, (04) :22-29+79
[10]   论乡村水利的社会基础——以荆门农田水利调查为例 [J].
罗兴佐 ;
贺雪峰 .
开放时代, 2004, (02) :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