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理想性、现实性及其对高等教育的潜在影响

被引:59
作者
李晓明 [1 ]
张绒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2] 西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
关键词
慕课; 教育生态; 慕课价值;
D O I
10.13811/j.cnki.eer.2017.02.008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针对慕课的特征、高校为什么建设慕课、慕课促进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生成以及对高等教育改革产生的影响等普遍关注的问题,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编辑部对北京大学瑞声慕课讲席教授,曾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校长助理、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的李晓明教授进行了采访。访谈中,李教授解答了以上问题,进一步明确慕课是一种具有完整知识体系、能够自我检测与交互、免费开放等特征的网络课程;大学进行慕课建设有利于更好地践行大学社会责任,促使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主动迎接高等教育新生态的到来,发展学习科学等。随着慕课的发展,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正在形成,它将支持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和在职学习,并将改变全社会的学习生态,影响深远。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5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