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的文化话语权

被引:81
作者
骆郁廷
史姗姗
机构
[1]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文化话语权; 意识形态; 安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05 ;
摘要
文化话语权是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课题。在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文化话语权凸显出重要的时代价值,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文化话语权包括文化话语的创造权、文化话语的表达权、文化话语的传播权、文化议题的设置权以及文化发展的主导权。推动我国文化话语权的整体优化、发挥我国文化话语权的独特优势、积极应对文化话语的交锋、注重掌握信息领域的文化话语权,是提升我国文化话语权的题中应有之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胡锦涛.人民出版社.2012,
[2]  
话语偏见的跨文化分析.[M].熊伟; 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3]  
为世界打造“中国梦”.[M].吴旭; 著.新华出版社.2009,
[4]  
软力量.[M].(美)约瑟夫·奈(JpsephS.Nye;Jr)著;吴晓辉;钱程译;.东方出版社.2005,
[5]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美)塞缪尔·亨廷顿(SamuelP.Huntington)著;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
[6]   文化软实力:基于中国实践的话语创新 [J].
骆郁廷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20-24
[7]   意识形态的变革与话语权——再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话语权 [J].
侯惠勤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6, (01) :45-51
[8]   文化与帝国主义 [J].
爱德华·萨伊德 ;
谢少波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999, (04) :50-55
[9]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基本路径及其方法 [J].
曹顺庆 ;
李思屈 .
文艺研究, 1996, (02) :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