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5 条
 广州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社会空间分析
被引:131
作者:
 
    李志刚
    
      [1
        ]
     
    薛德升
    
      [1
        ]
     
    Michael Lyons
    
      [2
        ]
     
    Alison Brown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2]  伦敦南岸大学艺术与人文科学系 
                                                         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
          
来源: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黑人聚居区;
          
            社会空间;
          
            广州小北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2.2 [];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1978年改革开放带来中国城市的快速转型。近年来,针对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大城市的社会空间研究很多,但对在全球化影响下出现的跨国移民族裔聚居区的研究尚不多见。对广州黑人聚居区展开研究,以越秀区小北路为例,探讨其社会空间特征与演进机制。研究采用微观视角,针对典型案例进行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研究表明,广州黑人聚居区与西方同类族裔社会区存在诸多差异。小北路黑人聚居区因全球化下新的"自下而上"的跨国经济联系而生,因广州城市的商贸文化、宗教历史、贸易网络和地理气候条件而兴,其跨国移民多为来自西非地区的族裔散居者/漂泊者(Diaspora),其人口构成异质多元,且流动性强。小北路的社会空间机制既包含被动隔离也包含主动聚居,其经济形态已经开始向"族裔聚居区经济"(ethnic enclave economy)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07 / 218
        
      
 页数:12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