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模糊集方法及其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47
作者
陈守煜 [1 ]
柴春岭 [1 ]
苏艳娜 [2 ]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2] 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可变模糊集; 土地适宜性评价; 相对差异函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土地适宜性是多级别、多指标模糊评价问题,其模糊性在评价中应予以考虑。可变模糊集方法以可变模糊集理论为基础,通过模型参数的变化,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该文在介绍该方法的基础上对长乐市农用土地适宜性等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市农用土地适宜性等级介于中度适宜与高度适宜之间,略偏于中度适宜。可见该方法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9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决策支持系统——以南京市江宁区淳化镇为例 [J].
夏敏 ;
赵小敏 ;
张佳宝 ;
刘友兆 ;
曾志强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6, (03) :325-329
[2]   基于G IS和模糊数学方法的多方案下农用土地多宜性评价 [J].
于婧 ;
周勇 ;
周清波 ;
任意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S1) :183-187
[3]   模糊可变集合及其在防洪工程体系综合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J].
陈守煜 ;
郭瑜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5, (06) :4-8
[4]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J].
陈杰 ;
邹自力 ;
张晓平 .
江西测绘, 2005, (03) :12-15
[5]   层次分析法在土地开发中的适宜性评价 [J].
鲍艳 ;
胡振琪 ;
王建峰 ;
梅梅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05, (02) :179-182
[6]   工程可变模糊集理论与模型——模糊水文水资源学数学基础 [J].
陈守煜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5, (02) :308-312
[7]   可变模糊集理论的哲学基础 [J].
陈守煜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1) :53-57
[8]   山东省土地适宜性空间分析及其优化配置研究 [J].
郑宇 ;
胡业翠 ;
刘彦随 ;
赵庚星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2) :60-65
[9]   土地适宜性的综合评判物元模型 [J].
苏海民 ;
陈健飞 .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115-119
[10]   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J].
张金霞 .
资源·产业, 2004, (05)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