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乡贤”:乡村教师公共身份的困境突破与角色重塑

被引:47
作者
闫闯
机构
[1]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乡村教师; 公共身份; 新乡贤; 乡村社会; 专业身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5.1 [教师状况];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乡村教师本是专业身份与公共身份的统一体,但在偏重专业身份的现代社会教师发展模式中,逐渐丧失乡村经济社会建设者的公共身份,成为在乡村中的"异乡人"。公共身份的丧失是乡村教师退化为彻底"职业人"的直接产物,根源在于国家法定建构、专业主义引领、技术官僚规训、离土离乡趋向的共同作用。新时代乡村教师可以自愿、主动甚至自觉走向"新乡贤"的返场方式,重新找回公共身份,自发回归乡村教育者与乡村建设者的双重角色,主导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同时助推乡村社会经济现代化,在乡村社会和乡村治理中发挥着积极的行为示范作用和价值引领功能,彰显乡村教师之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新乡贤”治村的实践路径研究附视频 [J].
宋西雷 .
领导科学, 2019, (02) :8-10
[2]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师知识分子身份的式微与重构 [J].
沈晓燕 .
教育发展研究, 2018, 38 (20) :34-42
[3]   新乡贤传承和引领乡村核心价值观的机制研究 [J].
李斌雄 ;
孔希宇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8, 4 (05) :53-62
[5]   本土化: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培养的必由之路 [J].
张松祥 .
中国教育学刊, 2016, (12) :62-68
[6]   从“边缘人”走向“传承者”——回归乡土的乡村教师发展研究 [J].
汪明帅 ;
郑秋香 .
教育发展研究, 2016, (08) :13-19
[7]   “磨盘”中的乡村教师自我的丢失 [J].
陈华仔 ;
黄双柳 .
上海教育科研, 2013, (11) :21-24
[8]   农村教师的文化困境及公共性重建 [J].
张济洲 .
教育科学 , 2013, (01) :51-54
[9]   论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知识分子身份的式微 [J].
唐松林 ;
丁璐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 12 (01) :52-56
[10]   理想的寂灭与复燃:重新发现乡村教师 [J].
唐松林 .
中国教育学刊, 2012, (07) :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