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的法律帮助律师——以H市F区的《实施细则》为切入

被引:4
作者
吴高庆 [1 ]
钱文杰 [2 ]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2]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关键词
认罪认罚; 法律帮助律师; 辩护人化; 有效法律帮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全国18个城市试点,逐步成为当前刑事诉讼法学理论研究和刑事司法实践中的一门显学,试点地区中也尝试着一些新的制度和做法。法律帮助律师制度是H市F区试点中的新尝试,希望通过以一种国家财政购买法律服务的形式落实有效法律帮助,且有针对性的弥补了当前值班律师、委托辩护律师、法律援助律师等在实践中的不足。囿于在法律帮助律师立场角度、介入时间和见证人身份等问题上的有意、无意性认识偏差,使得新型制度同样存在潜在的风险。未来的改革完善,应当是以法律帮助律师的辩护人化和有效法律帮助为努力方向,并匹配科学完善的考核监督机制,真正落实有效法律帮助。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论值班律师制度的价值与完善 [J].
程衍 .
法学杂志, 2017, 38 (04) :116-124
[2]   修武:联合国“值班律师”唯一试点县 [J].
殷晓章 .
检察风云, 2017, (07) :68-69
[3]   程序性辩护的理论反思 [J].
陈瑞华 .
法学家, 2017, (01) :109-122+178
[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疑难问题研究 [J].
王敏远 .
中国法学, 2017, (01) :17-34
[5]   冤案为何难以获得救济 [J].
陈永生 .
政法论坛, 2017, 35 (01) :31-45
[7]   律师与当事人决策权的分配以英美法为中心的分析 [J].
陈虎 .
中外法学, 2016, 28 (02) :447-461
[8]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J].
陈卫东 .
中国法学, 2016, (02) :48-64
[9]   司法公信力的理性解释与建构 [J].
胡铭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4) :85-106+206
[10]   有效辩护、无效辩护的国际标准和本土化思考 [J].
熊秋红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4, (06) :12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