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人工智能实现类案类判

被引:100
作者
左卫民 [1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法学院
[2] 国家协同创新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裁判文书; 指导性案例; 法官群体; 司法案例; 人工智能; 案例检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正>法院现有的类案类判系统存在检索推送案例不精确、推送案例的范围过窄、来源不明、层级不清、类案类判实践差异显著等诸多问题。这背后有技术无突破、数据不全面、制度不健全的现实原因,同时就司法逻辑层面而言,类案类判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取代司法解释与指导性案例的地位值得怀疑与考量。因此,需要思考如何充分捏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探索“类案类判”机制 确保法律适用统一.[N]..人民法院报.2018,
[2]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N].罗书臻;.人民法院报.2018,
[3]  
安徽研发类案指引项目并试用.[N].李忠好;姜浩;.人民法院报.2016,
[4]   大数据分析:中国司法裁判文书上网公开报告 [J].
马超 ;
于晓虹 ;
何海波 .
中国法律评论, 2016, (04) :195-246
[5]   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J].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四川大学联合课题组 ;
陈明国 ;
左卫民 .
中国法学, 2013, (03) :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