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贸易的“风险二重性”与规制合作

被引:28
作者
彭德雷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
关键词
风险二重性; 数字贸易; 规制合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96.1 [国际商法(国际贸易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数字贸易作为一种新贸易模式,地位日趋重要,然而当前针对数字贸易的国际和国内规则呈现的仍然是差异化和碎片化的治理结构。由于数字贸易本身的"非物理化"特征,使该贸易模式蕴藏着新型风险。一方面,数字贸易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消费者隐私泄露、网络洗钱等"原生风险";另一方面,针对以上"原生风险",国家基于网络安全、公共道德例外等实施新的规制措施,但却受缚于传统贸易下的国际法承诺,因此规制措施可能被判违反国际规则,由此形成规制的"次生风险"。关键还在于,当前WTO主要成员数字贸易规制理念和路径呈"三足鼎立"之势,对新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争夺激烈,这进一步加剧潜在争端的可能。全球数字贸易良性发展更寄希望于各方化解分歧、实现双边、区域和多边的规制合作。中国政府和企业积极参与数字贸易国际规则的协调与合作,有利于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并为其互联网法律治理提供更大的弹性空间、降低数字贸易中的国家规制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172 / 18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数字贸易规则“欧式模板”的典型特征及发展趋向 [J].
周念利 ;
陈寰琦 .
国际经贸探索, 2018, 34 (03) :96-106
[2]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选择 [J].
张平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4 (03) :143-151
[3]   互联网环境下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的规制研究 [J].
彭德雷 .
青海社会科学, 2014, (05) :115-122
[4]   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三个研究维度探析 [J].
张广利 ;
许丽娜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9 (02) :1-8+16
[5]   全球经济治理新模式的法治化路径 [J].
刘敬东 .
法学研究, 2012, 34 (04) :199-208
[6]   风险社会与法学范式的转换 [J].
季卫东 .
交大法学, 2011, (01) :9-13
[7]   公共政策与风险社会的刑法 [J].
劳东燕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3) :126-139+206
[8]   试从GATS第6条与第16条的关系角度评“美国博彩案” [J].
石静霞 ;
胡荣国 .
法学, 2005, (08) :99-106
[9]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M]. 人民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18
[10]  
现代性的后果[M]. 译林出版社 , (英) 吉登斯 (Giddens,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