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245
作者
程乾
凌素培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空间分析; 地域分布; 影响因素;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3.10.002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K901 [人文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060201 ; 070502 ; 120203 ;
摘要
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是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水平的重要路径。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2 376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台湾地区除外)。研究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呈带状、组团状分布,分布不均衡。从全国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组团状分布在东部(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而西部相对稀少,呈现西疏东密的空间分布;从南北看,南方分布数量与密度均大于北方,且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带。影响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地理大环境的影响,物产丰富和人类活动较多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二是与人类的宜生环境和民族性地域性有关;三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地处边疆,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入侵,文化传统不易被破坏。
引用
收藏
页码:1166 / 117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基于文化空间的民族体育节事可持续发展论 [J].
陈麦池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01) :90-94
[2]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基于RMP的分析 [J].
贾鸿雁 ;
徐红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 29 (01) :102-105
[3]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J].
孙克勤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8 (01) :62-67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式开发的实践与思索——以石林民俗文化主题园为例 [J].
徐杰 ;
吴承照 ;
王莫迪 .
中国园林, 2013, 29 (01) :60-64
[5]   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RMP分析 [J].
欧阳正宇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 26 (12) :203-208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的理论基础 [J].
吴品才 ;
储蕾 .
档案学通讯, 2012, (05) :75-77
[7]   当代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回归和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暨生产性方式保护探讨 [J].
陈勤建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7 (02) :49-54
[8]   桂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J].
吕观盛 .
柳州师专学报, 2012, 27 (01) :64-69
[9]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 [J].
袁少雄 ;
陈波 .
热带地理, 2012, 32 (01) :94-97
[10]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与重心移动分析 [J].
柴国珍 ;
孙文学 .
文化遗产, 2010, (02)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