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定价权与货币国际化互动关系研究——基于美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10
|
作者
陶士贵
别勇杰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大宗商品; 定价计价货币; 货币国际化; COFER; TVP-SV-VAR模型;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19.05.007
中图分类号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F724.5 [期货贸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自2016年人民币正式加入SDR,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深化。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对外贸易与日俱增,我国成为世界大宗商品第一大进口国。然而,我国在大宗商品贸易中的定价话语权缺失,造成我国不论是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等大宗商品,都被动地高买低卖,造成巨大损失。本文从理论与实证分析角度研究一国货币与大宗商品定价的绑定是否有利于推动该国货币国际地位的提高。通过研究获得结论:美国获取大宗商品定价权使得美元与大宗商品绑定,进而有利于美元国际地位提高,并建立实证模型验证该结论。最后,从结论出发认为当下我国应依托"一带一路"逐步渗透大宗商品人民币定价与计价结算,同时在供需端形成产业联盟,并大力发展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提升大宗商品的人民币定价权。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