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大学新生发展的关键词——基于首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的实证分析

被引:69
作者
杨钋 [1 ]
毛丹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
[2]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大学新生; 适应; 北京市;
D O I
10.16298/j.cnki.1004-3667.2013.03.002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大学第一年是大学生发展最为关键性的一年。如果新生对大学第一年的严峻挑战应对不佳,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为了解首都高校新生的适应情况,2011年5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与北京市教工委联合开展"首都高校新生适应性调查"。基于28所院校4200名新生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首都高校新生的学习适应、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情况较好,但部分学生在经济适应方面存在挑战。此外,不同群体新生在大学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低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适应情况相对较差。不同专业新生的适应情况不同。人文社会科学类新生在学习适应各个维度的表现都好于其他专业新生,工科类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弱于其他新生,工科和社科类新生感受更大的主观经济压力。在院校类型方面,选拔性高的"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的学生在对外部学习环境的适应、学习动机、对外部人际交往环境的适应、经济适应方面要好于其他院校新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民办高校新生的主观经济压力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强化教学切适性 提升学生满意度——首都高校教学质量与学生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J].
鲍威 ;
杨钋 ;
朱红 ;
管蕾 .
中国高等教育, 2011, (01) :53-55+61
[2]   师范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J].
李妍 ;
刘平 .
中国公共卫生, 2010, (10) :1322-1322
[3]   高校学生资助影响因素的多水平分析 [J].
杨钋 .
教育学报, 2009, 5 (06) :80-90
[4]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J].
纪红艳 ;
刘春蕾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8, (11) :1290-1291
[5]   大学新生适应性与人格的研究 [J].
于晓波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 (05) :415-417
[6]   民族院校4782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李亚红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7, (08) :758-760
[7]   大学生人格问卷与症状自评量表相结合用于大学新生心理普查 [J].
林静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 (01) :45-46
[8]   The nexus between college choice and persistence [J].
StJohn, EP ;
Paulsen, MB ;
Starkey, JB .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1996, 37 (02) :17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