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关于流动青少年犯罪类型的社会学解读——基于迪尔凯姆《自杀论》的思考
被引:7
|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家兴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金小红
[
2
]
机构
:
[1]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2]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来源
:
青少年犯罪问题
|
2012年
/ 06期
关键词
:
《自杀论》;
失范;
流动青少年;
犯罪;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借用迪尔凯姆《自杀论》中对自杀现象的分类框架,大致将流动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分为失范型,利己型和利他型,在理解《自杀论》原意的基础上,梳理了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原因,并得出以下结论:家庭教育与支持的缺失、在学校中被过早"边缘化"、转型时期社会控制的滞后,使流动青少年处于一种失范状态;流动青少年在城市遭到排斥,没有合理的上升渠道。经济问题是利己犯罪的主要原因,青春期特殊的心理状态也是犯罪的诱因;流动青少年被小团体接纳,认同小团体的越轨亚文化,害怕被排斥的心理促使他们走上了利他犯罪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互构”型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与城市外来青少年犯罪
金小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金小红
应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应辰
[J].
兰州学刊 ,
2010,
(08)
: 100
-
104
[2]
失范理论视野下的外来青少年越轨——一个真实案例的解读
张艳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张艳华
金小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金小红
[J].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8,
(02)
: 19
-
22
[3]
从“杨丽娟事件”看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
黄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黄瓒
徐春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徐春夏
[J].
中国青年研究,
2007,
(10)
: 64
-
67
[4]
犯罪作为社会控制
唐纳德布莱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弗吉尼亚大学社会学院
弗吉尼亚大学社会学院
唐纳德布莱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于妙妙
[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1)
: 46
-
54
[5]
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
王春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王春光
[J].
社会学研究,
2006,
(05)
: 107
-
122+244
[6]
流动人口犯罪实证研究
方建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人文学院社会学系 讲师
方建中
[J].
求索 ,
2003,
(06)
: 132
-
134
[7]
犯罪之形成[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桑普森, 2006
[8]
转型与犯罪[M].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胡联合, 2006
[9]
当代实证犯罪学新编[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周路主编, 2004
[10]
从传统到现代[M].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刘祖云著, 2000
←
1
2
→
共 11 条
[1]
“互构”型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与城市外来青少年犯罪
金小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金小红
应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应辰
[J].
兰州学刊 ,
2010,
(08)
: 100
-
104
[2]
失范理论视野下的外来青少年越轨——一个真实案例的解读
张艳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张艳华
金小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金小红
[J].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8,
(02)
: 19
-
22
[3]
从“杨丽娟事件”看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
黄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黄瓒
徐春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徐春夏
[J].
中国青年研究,
2007,
(10)
: 64
-
67
[4]
犯罪作为社会控制
唐纳德布莱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弗吉尼亚大学社会学院
弗吉尼亚大学社会学院
唐纳德布莱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于妙妙
[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1)
: 46
-
54
[5]
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
王春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王春光
[J].
社会学研究,
2006,
(05)
: 107
-
122+244
[6]
流动人口犯罪实证研究
方建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人文学院社会学系 讲师
方建中
[J].
求索 ,
2003,
(06)
: 132
-
134
[7]
犯罪之形成[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桑普森, 2006
[8]
转型与犯罪[M].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胡联合, 2006
[9]
当代实证犯罪学新编[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周路主编, 2004
[10]
从传统到现代[M].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刘祖云著, 2000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