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释规则及其中国化

被引:16
作者
崔建远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合同解释; 解释原则; 解释规则; 同类规则; 中国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6 [合同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自罗马法以来形成了一系列意思表示的解释规则,例如,明示其一就排斥其他,同类规则(较大者包含较小者),推定每一条款具有意思与目的,推定不违法,推定明示条款优先于默示条款或随后行为,有利于公共利益,有疑义时作不利于草拟人的解释,推定特别条款优先于一般条款,推定先陈述的条款优于后陈述的条款,推定书面文句优先于数字或符号,推定手写的优先于打字的、打字的优先于印刷的,作有利于债务人的解释等。这些都是经验之谈,值得中国立法及理论重视。本文结合案例,主要评析了自罗马法以来形成的十二条解释规则,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草案》吸纳有益元素,建立中国的合同解释规则及其体系,最终变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条文。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违约金的边缘问题 [J].
崔建远 .
江汉论坛, 2015, (11) :117-123
[2]  
法律行为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 弗卢梅, 2012
[3]  
合约的解释[M]. 法律出版社 , 杨良宜, 2007
[4]  
Praeger v. Wilson .2 721 S.W.2d 597,601(Tex. App.-Fort Worth 1986,writ ref’’d n. R. E.) .
[5]  
On Parol: The 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aion of Written Agreements and the Role of Extrinsic Evidence in Contract Litigation .2 Mark K. Glasser,Keith A. Rowley. Baylor I, Rev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