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岩质边坡悬臂梁极限平衡模型的改进

被引:48
|
作者
卢海峰 [1 ]
刘泉声 [1 ,2 ]
陈从新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反倾岩质边坡; 极限平衡法; 影响因素;
D O I
10.16285/j.rsm.2012.02.020
中图分类号
TU457 [岩石稳定性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反倾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一直以来都是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难点,有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极限平衡分析方法仍然是目前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相对比较成熟的一种方法。在Adhikary和Dyshin悬臂梁弯曲极限平衡分析模型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推导,对其折裂面形式、层间凝聚力的影响和各层岩体重度等方面问题进行了修正,得到了改进的悬臂梁极限平衡模型,提出了以各层位剩余不平衡力作为分析反倾边坡稳定性标准的新方法,并对边坡稳定性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和规律更符合工程实际,对该类边坡的设计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77 / 58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反倾层状岩体斜坡弯曲-拉裂两种失稳破坏之判据探讨
    蒋良潍
    黄润秋
    [J]. 工程地质学报, 2006, (03) : 289 - 294+429
  • [2] 层状反倾岩质边坡影响因素及反倾条件分析
    程东幸
    刘大安
    丁恩保
    赵红敏
    潘炜
    郭华锋
    [J]. 岩土工程学报, 2005, (11) : 127 - 131
  • [3] 反倾层状边坡弯曲折断的应力及挠度判据
    陈红旗
    黄润秋
    [J]. 工程地质学报, 2004, (03) : 243 - 246+273
  • [4] 边坡倾倒变形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分析
    韩贝传
    王思敬
    [J]. 工程地质学报, 1999, (03) : 213 - 217
  • [5] 云母石英片岩斜坡弯曲倾倒变形的理论分析
    伍法权
    [J]. 工程地质学报, 1997, (04) : 19 - 24
  • [6] 岩石边坡倾倒稳定分析的简化方法
    陈祖煜
    张建红
    汪小刚
    [J]. 岩土工程学报, 1996, (06) : 96 - 99
  • [7] 土质边坡稳定分析[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陈祖煜著, 2003
  • [8] Modelling of progressive and instantaneous failures of foliated rock slopes
    Adhikary, D. P.
    Dyskin, A. V.
    [J].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2007, 40 (04) : 349 - 362
  • [9] A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flexural toppling failure of rock slopes
    Adhikary, DP
    Dyskin, AV
    Jewell, RJ
    Stewart, DP
    [J].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1997, 30 (02) : 75 - 93
  • [10] The stability of slopes and underground openings against flexural toppling and their stabilisation[J] .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 199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