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下的生态效应分析——以常德市穿紫河流域为例

被引:14
|
作者
王夏青 [1 ,2 ]
孙思远 [1 ]
杨萍 [1 ]
邹小燕 [1 ]
易巧梅 [1 ]
彭保发 [1 ,2 ]
许建伟 [1 ]
机构
[1] 湖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城市内涝; 热岛效应; 生态效应; 穿紫河流域; 常德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92 [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815 ; 0706 ; 070602 ;
摘要
海绵城市建设被认为是解决城市内涝、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热岛效应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国自2015年起共确立30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区,为今后海绵城市建设在全国范围的推广提供示范。基于实地调研、查阅资料并对比分析穿紫河流域海绵城市建设前后的水文、植被和气候等自然要素变化。结果表明:常德市城市内涝有效缓解,但在暴雨发生时局部仍出现积水和内涝现象;穿紫河水质总体上由劣Ⅴ类转变为Ⅲ类,但在冬季周期性恶化及污染物富集;穿紫河流域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同时也表现出植物种类单一、具有环境净化功能的植物种类较少、生态系统不完整和管理不善等问题;常德市夏季的热岛效应有一定程度缓解。常德市2004-2019年的海绵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穿紫河流域的生态效应,为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提供了重要的生态基础,也为合理评价其他试点城区海绵城市建设效果提供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2123 / 213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 [1] 桂林市海绵城市建设中园林植物的选择和应用
    曾婷
    邓安鹏
    宋志方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46 (08) : 115 - 117
  • [2] 海绵建设模式对城市热岛缓解效果研究
    朱玲
    由阳
    程鹏飞
    刘勇洪
    [J]. 给水排水, 2018, 54 (01) : 65 - 69
  • [3] 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的水问题研究与展望
    夏军
    张永勇
    张印
    邹磊
    王强
    [J]. 人民长江, 2017, (20) : 1 - 5+27
  • [4] 广东省雨水花园适用乡土植物筛选及应用分析
    陈钰婷
    陈钰文
    林石狮
    高玉蓉
    罗连
    于法钦
    [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7, 46 (03) : 274 - 280
  • [5] 融入“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水系生态治理研究——以常德市穿紫河船码头为例
    刘维斯
    [J]. 中外建筑, 2017, (06) : 136 - 139
  • [6] 镇江:探索智慧水务建设
    胡坚
    王浩正
    张磊
    王燕
    佘年
    [J].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7, (03) : 20 - 22
  • [7] 常德市穿紫河流域生态治理实践
    彭赤焰
    罗帕·格罗特瓦
    郑能师
    杨昶
    [J]. 景观设计学, 2017, 5 (01) : 98 - 109
  • [8] 海绵城市建设中若干水文学问题的研讨
    夏军
    石卫
    王强
    邹磊
    [J]. 水资源保护, 2017, 33 (01) : 1 - 8
  • [9] 海绵城市建设有关问题讨论
    张建云
    王银堂
    胡庆芳
    贺瑞敏
    [J]. 水科学进展, 2016, 27 (06) : 793 - 799
  • [10]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水体生态化研究——以常德市为例
    王新燕
    管益敏
    胡川兰
    高丽惠
    [J]. 城市地理, 2016, (16) : 110 -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