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侵权法上的第三人行为

被引:10
作者
程啸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侵权责任法; 免责事由; 第三人行为因果关系的中断;
D O I
10.13415/j.cnki.fxpl.2015.03.007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侵权责任法》第28条一般性地确认了第三人行为作为免责事由的法律地位,然而,这种做法对司法实践而言,并无意义。在第三人行为中断了被告加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时,被告可以免除责任。至于第三人行为与被告行为共同造成损害的情形,则适用《侵权责任法》第8-12条的规定,属于多数人侵权责任。第三人行为能否普遍适用于危险责任,取决于危险范围等因素,即第三人行为的发生是否本身就属于责任人应当负责的危险范围。在判断第三人行为能否中断因果关系时,需要考虑第三人行为的类型以及被告所违反的法律规范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6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2]   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的第三人侵权行为 [J].
杨立新 ;
赵晓舒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3, 27 (04) :70-82
[3]   《合同法》第121条的理解与适用 [J].
周江洪 .
清华法学, 2012, 6 (05) :153-166
[4]   论侵权法中的抗辩事由 [J].
冯珏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1, 29 (04) :70-82
[5]   《侵权责任法》中的连带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及其诉讼程序 [J].
姜强 .
法律适用, 2010, (07) :15-20
[6]   交通肇事案被害人家属放弃治疗能否中断刑法因果关系? [J].
晋松 ;
吴美来 .
中国审判, 2007, (03) :60-62
[8]   他人过错与合同责任 [J].
韩世远 .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9, (01) :34-40
[9]  
论我国侵权责任法上的第三人制度[D]. 张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
[10]  
侵权法的统一[M]. 法律出版社 , (澳) 科赫,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