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消费者价格歧视反垄断法属性的误读及辨明

被引:124
作者
喻玲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算法; 消费者价格歧视; 个性化价格; 创新; 反垄断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8 [民事其他法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大数据杀熟"让平台背负了"垄断"污名,算法消费者价格歧视增加了公众对执法机构执法不公平的感知。与传统定价方式相比,定价算法优势明显、类别多样、运用场景丰富,算法消费者价格歧视的经济效果实则变动不居,不结合市场结构进行深度分析恐难得出科学结论。铺陈在单一场景之上的现有研究结论,不具有在所有场景进行推广的合理性,故而需要对算法消费者价格歧视的误读及其竞争法属性作进一步辨明。关于算法消费者价格歧视对市场竞争、消费者福利、企业成本及利润影响的竞争效果的实证研究也佐证了其经济效果的复杂性,由此可推出以"大数据杀熟"为代表的算法消费者价格歧视不能一禁了之的结论。动用反垄断法规制算法消费者价格歧视,应以行为具有违法性及不正当性为其逻辑前提,以保护竞争并保留对创新的必要妥协为价值目标,假借个案经济分析与创新审查机制更好地实现对其的调整,将经营者引入追逐创新、对抗竞争、寻求正义之轨道。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9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法治经济下规制算法运行面临的挑战与响应 [J].
陈兵 .
学术论坛, 2020, 43 (01) :11-21
[2]   因应超级平台对反垄断法规制的挑战 [J].
陈兵 .
法学, 2020, (02) :103-128
[3]   数字经济背景下对消费者实行个性化定价违法边界的研究 [J].
李毅 ;
李振利 .
社会科学, 2020, (02) :110-122
[5]   反垄断法解释中经济学分析的限度 [J].
金善明 .
环球法律评论, 2018, 40 (06) :101-116
[6]   大数据“杀熟”的法律规制困境与出路——仅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角度考量 [J].
邹开亮 ;
刘佳明 .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8, (08) :47-50
[7]   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反垄断法》的修订与完善 [J].
韩伟 .
竞争政策研究, 2018, (04) :51-62
[8]   基于价格领导制的默契合谋与反垄断规制——来自中国白酒市场的证据 [J].
刘丰波 ;
吴绪亮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04) :75-92
[9]   竞争倡导研究 [J].
张占江 .
法学研究, 2010, 32 (05) :113-127
[10]  
Personalized pricing versus history-based pricing: implications for privacy policy.[J].Topi Miettinen;Rune Stenbacka.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