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就是能力——“ICAP学习方式分类学”研究述要与价值分析

被引:50
作者
盛群力 [1 ]
丁旭 [1 ]
滕梅芳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2] 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关键词
ICAP框架; 分类学; 学习方式; 参与; 能力;
D O I
10.13966/j.cnki.kfjyyj.2017.02.005
中图分类号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学习方式分类学是一种带有行为特征的认知参与理论,其对认知参与活动提出了具体、操作性的界定,以便能够运用于各种不同的学习环境。依据学习者的外显活动或者参与程度,它将不同的知识变化过程和学习结果,分成四种相应的学习方式。交互方式、建构方式、主动方式与被动方式对学习活动的有效程度依次递减,这表明参与度越高,学习能力就越能够得到增强。学习方式分类学的猜想在不同学习活动、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年龄学生的实证研究中得到支持,是一种综合性教学理论,对改进教育实践十分有益。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The ICAP Framework: Linking Cognitive Engagement to Active Learning Outcomes[J] . Michelene T. H. Chi,Ruth Wylie.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 2014 (4)
[2]   Differentiated Overt Learning Activities for Effective Instruction in Engineering Classrooms [J].
Menekse, Muhsin ;
Stump, Glenda S. ;
Krause, Stephen ;
Chi, Michelene T. H. .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13, 102 (03) :346-374
[3]   The effect of instructional explanations on learning from scientific texts [J].
Coleman, EB ;
Brown, AL ;
Rivkin, ID .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997, 6 (04) :347-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