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4年秦巴山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归因

被引:194
|
作者
刘宪锋 [1 ,2 ]
潘耀忠 [1 ,2 ]
朱秀芳 [1 ,2 ]
李双双 [1 ,3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植被覆盖; 时空变化; 归因分析; ENSO; 秦巴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MODIS-NDVI数据,辅以趋势分析、Hurst指数及偏相关分析等方法,本文探讨了2000-2014年秦巴山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未来趋势,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近15年秦巴山区植被覆盖呈显著增加趋势,增速为2.8%/10a,其中2010年之前植被覆盖呈持续增加趋势,增速为4.32%/10a,而2010年之后呈连续下降态势,降速为-6.59%/10a;2空间上,植被覆盖格局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分布特征,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陕西境内的秦岭山地和大巴山山地;3秦巴山区植被覆盖呈增加和减少趋势的面积分别占81.32%和18.68%;然而,分段结果表明,2010-2014年有71.61%的区域植被覆盖呈下降趋势;4秦巴山区植被覆盖变化的反向特征强于同向特征,其中46.89%的区域将由改善转为退化,而持续改善地区仅占34.44%;5植被覆盖变化主要归因于降水的减少,同时拉尼娜年的植被覆盖整体好于厄尔尼诺年;6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造成双重影响,是植被覆盖变化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705 / 71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2009—2011年我国西南地区旱灾程度及其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赵志平
    吴晓莆
    李果
    李俊生
    [J]. 生态学报, 2015, 35 (02) : 350 - 360
  • [2] 中国年代际暴雨时空变化格局
    史培军
    孔锋
    方佳毅
    [J]. 地理科学, 2014, 34 (11) : 1281 - 1290
  • [3] 中国气候变化区划(1961~2010年)
    史培军
    孙劭
    汪明
    李宁
    王静爱
    金赟赟
    顾孝天
    尹卫霞
    [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 44 (10) : 2294 - 2306
  • [4] 地理学综合研究的途径与方法:格局与过程耦合
    傅伯杰
    [J]. 地理学报, 2014, 69 (08) : 1052 - 1059
  • [5] 近53年内蒙古寒潮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刘宪锋
    朱秀芳
    潘耀忠
    李双双
    张东海
    刘焱序
    [J]. 地理学报, 2014, 69 (07) : 1013 - 1024
  • [6] 2000-2011年三江源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刘宪锋
    任志远
    林志慧
    刘焱序
    张东海
    [J]. 地理学报, 2013, 68 (07) : 897 - 908
  • [7] 1982-2006年中国东部春季植被变化(英文)
    张学珍
    戴君虎
    葛全胜
    [J].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3, 23 (01) : 45 - 56
  • [8] 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与降水关系(英文)
    丁明军
    张镱锂
    刘林山
    张玮
    王兆锋
    摆万奇
    [J].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07, (03) : 259 - 268
  • [9] 陕南秦巴山区植被生态功能的价值测评
    任志远
    李晶
    [J]. 地理学报, 2003, (04) : 503 - 511
  • [10] 关于土地类型划分的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刘胤汉
    [J]. 中原地理研究, 1983, (01) : 47 -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