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中“个人信息自决”的规范建构及其反思

被引:78
作者
谢远扬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 个人信息自决; 场景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三次审议稿)》中规定的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严格贯彻了"个人信息自决"这一基本原则,其具体规范建构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的各项要求。但"信息自决"这一理念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鉴于时代的变迁,单纯的"信息自决"原则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个人信息保护和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本文试图通过对相关社会背景和法律规范变迁的梳理,说明"个人信息自决"原则的局限所在,并结合"场景理论"找出影响个人信息保护强度的关键要素,为《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相关规范的修改以及司法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4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数据共享与个人信息保护 [J].
王利明 .
现代法学, 2019, 41 (01) :45-57
[2]   个人信息私法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J].
丁晓东 .
法学研究, 2018, 40 (06) :194-206
[3]   个人信息的侵权法保护 [J].
叶名怡 .
法学研究, 2018, 40 (04) :83-102
[4]   个人信息保护:从个人控制到社会控制 [J].
高富平 .
法学研究, 2018, 40 (03) :84-101
[5]   再论企业数据保护的财产权化路径 [J].
龙卫球 .
东方法学, 2018, (03) :50-63
[6]   论大数据时代的个人数据权利 [J].
程啸 .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03) :102-122+207
[7]   从信息公开到信息保护:公法上信息权保护研究的风向流转与核心问题 [J].
赵宏 .
比较法研究, 2017, (02) :31-46
[8]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路径重构 [J].
范为 .
环球法律评论, 2016, 38 (05) :92-115
[9]   论同意不是个人信息处理的正当性基础 [J].
任龙龙 .
政治与法律, 2016, (01) :12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