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网络谣言的刑法治理:从宪法的视角
被引:39
作者:
姜涛
[1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高校区域法治协调创新中心
来源:
关键词:
网络谣言;
主观真实;
危险理论;
比例原则;
预防模式;
自由模式;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21.03.011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网络谣言之刑法治理的难题是,如何区分言论自由与言论犯罪的合理界限。从言论自由的权利属性出发,应确立"网络言论不被轻易犯罪化"的宪法法理。未经证实未必虚假,谣言本质并非完全事实层面之客观实证的产物,而是包含着规范判断。因此,提倡与发展客观真实与主观真实二元论,强调主观真实对网络谣言的反向排除,有利于从事实层面合理划分网络谣言与言论自由的界限;而从刑法教义学上建构"实际恶意与网络谣言的主观不法性判断""危险理论与网络谣言的客观不法性判断""比例原则与网络谣言的需罚性判断"等基本教义,则有利于从规范层面明确刑法干预网络谣言的限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08 / 228
页数:21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