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国家的内涵与社会治理创新

被引:10
作者
王勇 [1 ,2 ]
机构
[1]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
[2] 中共中央党校宪法行政法教研室
关键词
法治国家; 社会治理创新; 公共权力; 法治精神; 市场经济; 政府管理理念;
D O I
10.15944/j.cnki.33-1010/d.2014.03.017
中图分类号
D90-052 [法律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法治国家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行为模式。国家通过法律治理社会,应达到一种理想化的状态,理想化的社会治理状态所匹配的国家状态是法治国家。国家为了达到一定的理想治理状态,需要理想化的治理路径,这种治理路径是国家公权力部门的行为模式符合法律的要求的路径,也是法治国家建设之路径。在我国,法治国家建设与社会治理创新所基于的客观原因是一致的,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实质是法治国家建设的过程,社会治理的内涵实质是法治国家建设的更高层次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西方国家的社会治理:机制、理念及其启示 [J].
周晓丽 ;
党秀云 .
南京社会科学, 2013, (10) :75-81
[2]   宪政、普遍主义与民主——第五届世界宪法大会学术研讨会综述 [J].
莫纪宏 .
外国法译评, 2000, (01) :81-91
[3]  
地方公共财政理论与实践[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周坚卫, 2008
[4]  
推开宏观之窗[M]. 经济日报出版社 , 韩秀云著, 2003
[5]  
法理要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张恒山著, 2002
[6]  
中国法治之路[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黄之英编, 2000
[7]  
转变政府职能不做社会的"保姆"和"守夜人" .2 胡建淼. http://leaders.people.com.cn/n/2013/0409/c178291-21066073.html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