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实施模式研究及思考

被引:38
作者
杨亮
汤芳菲
机构
[1]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所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 城市更新; 实施模式; 公众参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4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历史文化街区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关键层次,也是保护与发展矛盾最为集中的地方。近年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结合各地的实践,对既有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各类更新实施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应坚持政府组织、引导、监督,企业、居民及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的"微循环、渐进式"更新实施模式。这也为我国城市存量更新提供了多样思路和途径。在更新实施过程中,应正确发挥各实施主体的作用,保障全程、深度的公众参与。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整体复建”重创后的古城复兴路径探索——以大同古城为例 [J].
王军 .
城市发展研究, 2016, 23 (11) :50-59
[2]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总体评估与若干对策建议——基于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申报材料的技术分析 [J].
胡敏 ;
郑文良 ;
陶诗琦 ;
许龙 ;
王军 .
城市规划, 2016, 40 (10) :65-73+97
[3]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再探索 [J].
赵中枢 ;
胡敏 .
现代城市研究, 2012, 27 (10) :8-12
[4]   探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中国道路——兼论“真实性”原则 [J].
张兵 .
城市规划, 2011, 35(S1) (S1) :48-53
[5]  
风雨如磐.[M].仇保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6]  
北京杨梅竹斜街城市更新案例研究.[D].李艾桦.北京建筑大学.201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