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地区乡村发展格局与类型

被引:124
|
作者
李裕瑞 [1 ,2 ,3 ]
刘彦随 [1 ,2 ]
龙花楼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乡村发展水平; 乡村发展类型; 指标体系; SOFM人工神经网络; 黄淮海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以黄淮海地区为例,评价分析了该区20002008年乡村发展水平及其时空格局,并利用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人工神经网络聚类算法划分了区域乡村发展类型。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全区乡村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乡村综合发展指数年均增长7.71%;(2)县域乡村发展格局无明显变化,但乡村综合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仍在增大,乡村综合发展指数的变异系数由0.346增加到0.350;(3)县域人均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与乡村发展水平呈日益强化的显著负相关关系;(4)基于SOFM聚类算法,将黄淮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划分为8大类。本文认为:在城乡转型发展新时期,黄淮海地区乡村发展应立足地域类型特征,突出核心优势、明确限制因子,因地制宜、分区推进;县域人均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与乡村发展水平关系"倒挂"的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区乡村发展,亟需推进宏观层面的制度和政策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1637 / 164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空心村土地整治潜力调查与评价技术方法——以山东省禹城市为例
    朱晓华
    陈秧分
    刘彦随
    张济
    李亚云
    丁晶晶
    [J]. 地理学报, 2010, 65 (06) : 736 - 744
  • [2] 中国典型农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模式
    陈玉福
    孙虎
    刘彦随
    [J]. 地理学报, 2010, 65 (06) : 727 - 735
  • [3] 村域尺度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以山东禹城牌子村为例
    朱晓华
    丁晶晶
    刘彦随
    李亚云
    陈秧分
    张济
    [J]. 地理研究, 2010, 29 (05) : 883 - 890
  • [4]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发展态势评价与驱动力分析
    张富刚
    刘彦随
    张潆文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2) : 177 - 184
  • [5]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水平评价
    王富喜
    [J]. 经济地理, 2009, 29 (10) : 1710 - 1715
  • [6] 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龙花楼
    李裕瑞
    刘彦随
    [J].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 1203 - 1213
  • [7] 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
    刘彦随
    刘玉
    翟荣新
    [J].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 1193 - 1202
  • [8] 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算法的生态服务功能分区(英文)
    战金艳
    史娜娜
    吴红
    邓祥征
    [J]. 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 2009, 10 (05) : 162 - 165
  • [9]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
    龙花楼
    刘彦随
    邹健
    [J].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 426 - 434
  • [10] 基于SOFM网络的中国耕地压力综合分区
    孙强
    王乐
    蔡运龙
    [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 625 - 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