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被引:11
作者
李金辉
机构
[1]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关键词
身体哲学; 现象学范式; 感性本体论范式; 历史唯物主义范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3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学科分类号
010101 ;
摘要
国内外身体哲学的研究正越来越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国外身体哲学的研究主要以梅洛-庞蒂、施密茨等身体现象学家的理论为基础,形成了身体哲学研究的现象学范式。这种范式囿于感性存在论身体观,最终导致了身体研究的神秘化。国内身体哲学的研究受梅洛-庞蒂的影响,结合对费尔巴哈感性本体论的解读,形成了一种"感性本体论"的研究范式。这种身体哲学局限于感性的身体美学领域,根本没有对身体的社会历史维度的探讨。马克思的身体哲学范式已经引起国内有关学者的注意,但仍然局限于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缺乏对身体哲学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自觉。因此,需要我们对马克思的身体哲学范式进行研究,构造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身体哲学。这需要我们对马克思不同时期文本的身体思想加以挖掘,使身体问题的研究真正进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摆脱梅洛-庞蒂的神秘身体观和费尔巴哈对身体的历史唯心主义的理解。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2]   新现象学对海德格尔“在世存在”思想的扬弃 [J].
庞学铨 ;
冯芳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 2010, (09) :1-8
[3]   实践的身体:对马克思哲学解读的另一种可能 [J].
李重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2) :122-128+160
[4]   马克思《手稿》中的身体观念及其当代美学意义 [J].
董希文 .
文艺理论研究, 2009, (04) :111-116
[5]   中国古代“体知”的基本特征及时代意义 [J].
张再林 .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8, (04) :100-111
[6]   意识哲学,还是身体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理论范式的重新认识 [J].
张再林 .
世界哲学, 2008, (04) :6-12
[7]   身体在实践话语中的位置 [J].
张立波 .
天津社会科学, 2004, (04) :14-19
[8]   新现象学述评 [J].
庞学铨 .
浙江学刊, 1994, (02) :51-55
[9]  
逻辑学[M]. 人民出版社 , (德)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著, 2002
[10]  
知觉现象学[M]. 商务印书馆 ,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MauriceMerleau-Ponty)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