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发展与表演美学改革

被引:3
作者
厉震林
机构
[1] 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电影美学; 新诉求; 新属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J912 [表演、演员];
学科分类号
13 ; 1301 ;
摘要
数字技术催生沉浸式电影时代的到来,表演美学与此共振,生成若干新的诉求:纪实表演有所夸饰、浪漫和矫情,构成一种风格化和卡通化的表演格式;表演需准确、充实和到位,以及有细腻而精致的情感层次,在一种绵实状况中清晰变化;无实物表演的训练序列,需要纳入绿幕、蓝幕表演实训;"无对手"的表演在"无人之境"中戏剧性地生活以及创造人物和思想。它形成数字技术时代的专注性、想象力、领悟力和情感性等需强化的表演属性。在电影表演与数字技术的交互关系之中,有助于中国表演语汇转化成世界表演语言,构建一种中国电影表演美学表达。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数字技术下电影表演的新认知——以《流浪地球》为例 [J].
张雅楠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9, 17 (04) :71-75
[2]   浅谈新技术电影对演员想象力和感受力的要求 [J].
高万雄 .
艺术评鉴, 2018, (23) :176-178
[3]   浅析特效技术对电影表演艺术的影响 [J].
林起明 .
电影文学, 2018, (11) :73-75
[4]   CG时代的电影表演 [J].
魏微 .
当代电影, 2015, (08) :132-135
[5]   电影表演:人与技术的相遇 [J].
范炀 .
当代电影, 2015, (06) :12-16
[6]   电影表演艺术为何上不去? [J].
徐如中 .
电影艺术, 1985, (02) :33-37
[7]  
中国电影表演美学思潮史述[M]. 中国电影出版社 , 厉震林,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