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分洪区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4
|
作者
原峰
姜彤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江苏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北京
[4] 江苏南京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荆江分洪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3.2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1986、1996和2002年3期Landsat TM\ETM遥感图像,分析得到荆江分洪区1986~1996年和1996~2002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17年来,荆江分洪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强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城乡居民及建设用地通过吞食大量耕地、林地而得到迅速增加,年均增幅达到9.66%;林地大规模减少,主要向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转变;由于研究区域水旱轮作,水田、旱地年际变化很大,主要根据市场行情决定作物种植。水域和滩涂也逐年减少,年均减幅分别为1.85%和3.34%。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以及政策制度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根据荆江分洪区在整个长江防洪工程中的总体地位,根据分洪区应有别于非分洪区的政策和法规,采取国家扶持和引导,制定合理的规划和经济发展政策,调整区内土地利用结构和控制人口增长,实现分洪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49 / 6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全球变暖、长江水灾与可能损失
    姜彤
    施雅风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2) : 277 - 284
  • [2] 关于我国土地利用分类问题的讨论
    岳健
    张雪梅
    [J]. 干旱区地理, 2003, (01) : 78 - 88
  • [3] 最近10年鄱阳湖区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
    饶胜
    方精云
    崔海亭
    雷光春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5) : 421 - 426
  • [4] 荆江分洪区的建设与发展
    徐仲平
    [J]. 中国水利, 2002, (09) : 105 - 106
  • [5] 基于GIS与遥感集成的土地利用现状动态监测
    刘正军
    冯学智
    王周龙
    Heiner·Hild
    刘晓玫
    [J]. 遥感信息, 2000, (01) : 29 - 31+5
  • [6]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史培军
    陈晋
    潘耀忠
    [J]. 地理学报, 2000, (02) : 151 - 160
  • [7]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王秀兰
    包玉海
    [J].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1) : 83 -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