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剥夺”的请求权基础——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20条

被引:77
作者
朱岩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利润剥夺; 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独立请求权;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1.03.014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因加害人侵害受害人所获违法利润高于后者遭受的实际损害时,针对"利润剥夺"存在不同的请求权基础。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以损害填补为目标,针对"利润剥夺"适用此种请求权违反了禁止不当得利原则。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适用并不包括"违法"与"过错"构成要件,并且利润与得利并不等同,采纳此种请求权基础亦存在理论瑕疵。知识产权法对"利润剥夺"的请求权基础作了积极探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鉴于兼有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属性,"利润剥夺"请求权具有特殊性和独立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20条的保护范围过于狭窄,需要从解释论上扩大其适用范围并明确其适用要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社会基础变迁与民法双重体系建构 [J].
朱岩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6) :151-168+223
[3]   受益型侵权行为研究——兼论损害赔偿法的晚近发展 [J].
杨彪 .
法商研究, 2009, 26 (05) :77-87
[4]   论精神损害赔偿中的“侵权人获利”因素 [J].
郭明龙 .
法商研究, 2009, 26 (01) :53-61
[5]  
私法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陈小君, 2010
[6]  
荷兰民法典[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王卫国, 2006
[7]  
财产法专题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谢哲胜著, 2004
[8]  
损害赔偿法原理[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曾世雄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