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持续发展模糊评价

被引:18
作者
王宪恩
董德明
赵文晋
李杰
张海亮
王国华
杨文新
杜尧国
机构
[1]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吉林市环境保护局
[3]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吉林长春
[4] 吉林长春
[5] 吉林吉林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模糊评价; 综合指标;
D O I
10.16163/j.cnki.22-1123/n.2003.03.014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模式,然而,目前很多评价方法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针对这些不足及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模糊性,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将模糊评价方法应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该方法形式简单,实用性较强,避免了确定权重的问题.依据各年份综合指标的隶属度,可以判断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进展与展望 [J].
李利锋 ;
郑度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3) :237-248
[2]   南京市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J].
曹慧 ;
胡锋 ;
李辉信 ;
梁镇海 ;
王昭昭 .
生态学报, 2002, (05) :787-792
[3]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分指数及综合指数公式.[J].李祚泳;乐为.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 02
[4]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分指数及综合指数公式.[J].李祚泳;乐为.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 02
[5]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与理论模型研究述评 [J].
匡耀求 ;
乔玉楼 .
热带地理, 2000, (04) :326-330
[7]   中国持续发展与可实现的基本对策 [J].
尚金城 ;
王晖联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1) :86-91
[8]  
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M].曹利军著;.科学出版社.1999,
[9]  
环境模糊系统及其应用.[M].于连生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