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不动产善意取得之构成要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06条释义

被引:85
作者
程啸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不动产善意取得; 登记簿错误; 善意; 交易行为; 登记;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0.05.010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妥当地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06条规定的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对于保障交易安全、维护真实权利人的物权以及完善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前提是登记簿上的权利事项存在错误。取得人依交易行为而取得不动产物权时,方发生善意取得之问题。就善意取得采取"原始取得说"时,交易行为的有效性不属于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所谓"善意"应以登记簿上是否有异议登记和取得人是否明知登记簿错误为依据。至于不动产善意取得人有偿取得不动产的价格是否合理的判断应采客观标准。对于以登记为生效要件的不动产物权变动,取得人只有完成登记后方能善意取得;而以登记为对抗要件的不动产物权变动,交付才是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后农业税时代农地权利体系与运行机理研究论纲——以对我国十省农地问题立法调查为基础 [J].
陈小君 ;
高飞 ;
耿卓 ;
伦海波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0, 28 (01) :82-97
[2]   我国《物权法》没有承认登记公信力 [J].
孟勤国 ;
申惠文 .
东方法学, 2009, (05) :92-100
[3]   论登记公信力的相对化 [J].
王洪亮 .
比较法研究, 2009, (05) :31-44
[4]   农村土地制度的物权法规范解析——学习《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的思考 [J].
陈小君 .
法商研究, 2009, 26 (01) :3-11
[5]   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研究 [J].
王利明 .
政治与法律, 2008, (10) :2-10
[6]   从事实到规范:物权法民意基础的实证研究——以土地问题为中心 [J].
李凤章 .
政法论坛, 2007, (03) :64-87
[7]  
物权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崔建远, 2009
[8]  
适用物权法重大疑难问题研究[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吕伯涛, 2008
[9]  
物权法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利明, 2007
[10]  
中国物权法教程[M]. 知识产权出版社 , 江平,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