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辩平衡的实体法维度

被引:2
作者
张吉喜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控辩平衡; 实体法; 犯罪构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目前关于控辩平衡的研究只局限于程序法层面,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完整意义的控辩平衡应当包含程序法意义上的控辩平衡和实体法意义上的控辩平衡双重含义。实体法意义上的控辩关系体现在犯罪构成模式上。与两大法系犯罪构成模式与控辩平衡的契合性相比,我国的犯罪构成模式与控辩平衡之间具有一定的张力。我国转型后的刑事诉讼模式对控辩平衡的强调必然要求犯罪构成模式的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以人权保障为视角看犯罪构成 [J].
刘远 ;
葛进 .
法学, 2005, (04) :16-17
[2]   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与犯罪构成关系的理性思考 [J].
田宏杰 .
政法论坛, 2003, (06) :55-65
[3]   犯罪构成理论:关系混淆及其克服 [J].
周光权 .
政法论坛, 2003, (06) :47-54
[4]   对我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的反思与重整——取刑法谦抑精神为视角 [J].
徐建峰 .
宁夏社会科学, 2002, (01) :18-22
[5]   试论我国新刑事法律体系下的犯罪构成 [J].
陈东升 .
云南法学, 1999, (02) :38-42
[6]   犯罪主体的重新评价 [J].
杨兴培 .
法学研究, 1997, (04) :84-90
[7]  
犯罪论体系研究[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陈兴良主编, 2005
[8]  
刑事一体化[M]. 法律出版社 , 储槐植著, 2004
[9]  
犯罪构成原论[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杨兴培著, 2004
[10]  
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汪海燕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