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时效制度

被引:43
作者
方世荣
戚建刚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关键词
行政时效; 内涵; 价值取向; 时代意义;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2.02.007
中图分类号
D925.3 [行政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行政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经过法定期限而产生某种特定行政法律后果的程序法律制度,法律事实、期限和法律后果是它的三个基本要素。现代行政时效的基本价值取向应当是在公平的基础上追求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双方的效率,行政时效制度的设定应当贯穿新的行政时效观。深入研究和科学制定我国的行政时效制度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程序比较论 [J].
季卫东 .
比较法研究, 1993, (01) :1-46
[2]  
世界贸易组织.[M].曹建明;贺小勇著;.法律出版社.2004,
[3]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姜明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WTO协定国内实施读本.[M].于安编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5]  
民法学.[M].姚新华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6]  
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M].杨海坤;黄学贤著;.法律出版社.1999,
[7]  
外国行政法规与案例评述.[M].胡建淼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
[8]  
行政程序法比较研究.[M].章剑生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
[9]  
行政法和行政程序概要.[M].(美)欧内斯特·盖尔霍恩(ErnestGellhorn);(美)罗纳德·M.利文(RonaldM.Levin)著;黄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0]  
行政程序法学原理.[M].章剑生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