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应用中的劳动者发展机制与政策变革

被引:22
作者
杨伟国
邱子童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动者发展; 劳动者主体性; 政策变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深刻且难以回避,继而影响每一位劳动者的发展。文章以劳动异化理论对劳动者主体性的分析为基础,探讨人工智能应用在劳动者发展过程中引起的劳动异化问题,发现人工智能应用削弱了低技能劳动者获得生存资料的能力,提高了劳动者实现过程自主的门槛,加深了劳动过程中的劳动异己性,并影响了部分劳动者的群体认同。文章认为,劳动者发展政策的变革,需要在收入分配方面实现劳动者收入保障的持续性,在就业能力方面融合工作技能与社会技能,在工作场所规则调整时提高劳动标准的适用性,并为所有劳动者提供畅通的诉求表达渠道。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3+126 +12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力市场综合治理:挑战与政策工具 [J].
赵欣彤 ;
杨燕绥 .
中国行政管理, 2020, (03) :12-17
[2]   人工智能技术变革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前沿进展与综述 [J].
朱琪 ;
刘红英 .
中国人口科学, 2020, (02) :111-125+128
[3]   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跃迁:2019年北京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综述 [J].
苗逢春 .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08) :5-14+29
[4]   人工智能应用的就业效应研究综述 [J].
杨伟国 ;
邱子童 ;
吴清军 .
中国人口科学, 2018, (05) :109-119+128
[5]   分享经济下的劳动控制与工作自主性——关于网约车司机工作的混合研究 [J].
吴清军 ;
李贞 .
社会学研究, 2018, 33 (04) :137-162+244
[6]   论劳动基准法的法律效力 [J].
林嘉 ;
陈文涛 .
清华法学, 2014, 8 (04) :6-17
[7]   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收入分配效应 [J].
张世伟 ;
贾朋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4, 31 (03) :3-19+37
[8]   中国劳动基准法的目标选择 [J].
董保华 .
法学, 2007, (01) :52-60
[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2018
[10]  
生产的运动[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弗里里希·威廉·舒尔茨,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