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的课堂沉默及其演生机制——审思“犹豫说话者”的长成与适应

被引:69
|
作者
吕林海
机构
[1]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课堂沉默; 中国大学生; 文化; 利他倾向; 习惯倾向;
D O I
10.16298/j.cnki.1004-3667.2018.12.05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沉默是中国课堂中的一种独有"教育事实"。超越宽泛的文化解释路径,深入到大学生沉默行为背后的心理倾向,挖掘中国大学生沉默表象下独特而深刻的演生规律,是本土化研究的有益切入点。基于原创性的中国大学生保守学习倾向量表,可以得到中国大学生的三种保守学习倾向:利他倾向、习惯倾向、自我倾向,并可分析出不同倾向下的思维差异。基于思维和沉默的两维度框架,可以聚类出沉默的思维参与者、沉默的思维游离者、开朗的思维参与者、开朗的思维游离者等四类学生,其中,沉默的思维参与者表现尤佳。历时性的分析表明,中国大学生的沉默呈现逐年增多的态势,且沉默的适应性日趋增强。由此,中国教师需要在沉默的伦理价值、沉默与思维的关联、中国参与式课堂建构等方面着力思考,找到有效的中国本土教育实践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