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的中国新闻业

被引:151
作者
张华
机构
[1] 复旦大学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后真相”; 社群化传播; 新闻客观性; 新闻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1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50301 ;
摘要
"后真相"所表征的现象及其影响突破了政治领域,涵盖了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后真相"与媒体变迁如互联网、社交媒体应用互为表里。近几年中国网络舆论的状况变化与"后真相"关系紧密。当下中国新闻传播的大众化之路转向社群化传播的路径,这一路径转向是"后真相"的深层原因。"后真相"不仅冲击新闻业的基本原则,挑战人们对新闻的认知,也通过新闻的社群化传播影响社会的良性建构。对此,中国新闻业须谨慎应对。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3+61+147 +6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多维视野中的后真相时代:问题与对策 [J].
阮凯 ;
杜运泉 .
探索与争鸣, 2017, (04) :4-4
[2]   后真相时代意味着客观性的终结吗 [J].
蓝江 .
探索与争鸣, 2017, (04) :10-13
[3]   后真相与民粹主义:“坏的主观性”之必然结果 [J].
吴晓明 .
探索与争鸣, 2017, (04) :4-7
[4]   从新闻核查到核查新闻——事实核查的美国传统及在欧洲的嬗变 [J].
周炜乐 ;
方师师 .
新闻记者, 2017, (04) :33-42
[5]   重塑新闻价值:基于技术哲学的思考 [J].
胡翼青 ;
李子超 .
青年记者, 2017, (04) :11-13
[6]   传播权利的转移与互联网公共领域的“再封建化”——脸谱网进军新闻业的思考 [J].
史安斌 ;
王沛楠 .
新闻记者, 2017, (01) :20-27
[8]   从“客观性”到“透明性”:新闻专业权威演进的历史与逻辑 [J].
夏倩芳 ;
王艳 .
南京社会科学, 2016, (07) :97-109
[10]   参与社会治理:传媒公共性的实践逻辑 [J].
李良荣 ;
张华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 36 (04) :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