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协同演化时空格局研究

被引:33
作者
张宇 [1 ,2 ]
曹卫东 [1 ]
梁双波 [2 ]
胡燕燕 [1 ]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城镇化; 耦合协调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中国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全面把握其城镇化发展规律对于统筹谋划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00~2013年长江经济带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建成区面积、二三产业增加值作为城镇化扩张指标,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对其上中下游地区的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产业城镇化耦合协调时空演化格局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在时间维度上,长江经济带各地区城镇化耦合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地区间耦合协调性差异特征依然存在,其上游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波动最剧烈。长江经济带各地区"人口-空间"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普遍滞后于"空间-产业"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空间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过程,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产业城镇化的协调性有待优化。在空间维度上,长江经济带各地区的"人口-产业"城镇化、"人口-空间"城镇化和"空间-产业"城镇化耦合协调性存在空间分异现象,总体呈东高西低态势。
引用
收藏
页码:715 / 72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J].
张荣天 ;
焦华富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5, (05) :719-727
[2]   城市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科学问题 [J].
陈明星 .
地理研究, 2015, 34 (04) :614-630
[3]   中国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特征 [J].
杨忍 ;
刘彦随 ;
龙花楼 .
地理研究, 2015, 34 (03) :475-486
[4]   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程度及特征研究 [J].
潘爱民 ;
刘友金 .
经济地理, 2014, 34 (05) :63-68
[5]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因、困境与对策 [J].
周才云 ;
张毓卿 .
经济问题探索, 2014, (03) :49-53
[6]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J].
刘世薇 ;
张平宇 ;
李静 .
地理研究, 2013, 32 (11) :2066-2078
[7]   2001年以来环洞庭湖区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对比研究 [J].
王亚力 ;
彭保发 ;
熊建新 ;
王青 .
地理科学, 2014, 34 (01) :67-75
[8]   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J].
魏冶 ;
修春亮 ;
孙平军 .
地理研究, 2013, 32 (09) :1679-1687
[9]   福州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化耦合度分析 [J].
胡喜生 ;
洪伟 ;
吴承祯 .
地理科学, 2013, 33 (10) :1216-1223
[10]   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 [J].
孙东琪 ;
张京祥 ;
张明斗 ;
于正松 ;
胡毅 ;
周亮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7) :1060-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