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州刻工的生存考察

被引:3
作者
张秀玉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徽州; 刻工; 工价; 生存;
D O I
10.13363/j.publishingjournal.2014.04.029
中图分类号
G239.29 [出版事业史];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明清时期徽州刻工数量大,成就高。刻工的工价在明代基本呈现下降趋势,清中前期较高,清末物价上涨而工价未变。徽州刻工大体上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难以通过手艺改变生存状态。明清时期徽州刻工无法获得合理的报酬来进行雕版印刷术的技术改进,对科技的发明激励不足,是导致"李约瑟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同时中西社会在中世纪后亦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书籍的社会史.[M].(美) 麦克德莫特 (McDermott;J.P.) ;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中国古籍善本总目.[M].翁连溪; 校点.线装书局.2005,
[3]  
徽州刻书与藏书.[M].刘尚恒著;.广陵书社.2003,
[4]  
中国印刷史.[M].张秀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5]  
中国货币史.[M].鼓信威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