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模式与中国抉择

被引:27
作者
张海生 [1 ,2 ]
机构
[1] 重庆文理学院期刊社
[2]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学术质量; 本土特色; 服务能力; 学术引领能力; 创新实践; 生态系统;
D O I
10.16811/j.cnki.1001-4314.2021.05.004
中图分类号
G237.5 [期刊编辑出版];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结合对"一流"和"创新"的理解,文章提出4种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模式:数据为王的建设模式、内容为王的建设模式、特色为王的建设模式和服务为王的建设模式。其中,数据为王的建设模式是一种围绕西方期刊评价指标体系而进行的短期的跟随与模仿,最不应该成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路径依赖;内容为王的建设模式,由于其更加强调学理成分而忽视国家和区域创新实践需求,因而也不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建设路径;只有坚持特色为王和服务为王的实践模式,才能将质量、特色、服务融为一体,才能创建具有全球学术引领能力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此,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必须转变以往跟随和模仿西方的传统做法,在坚守质量底线的基础上,以服务国家科技原始创新和技术攻关为主要动力,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且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办刊理念,通过共建学术生态交互平台的创新实践,提升学术引领能力,走文化意义和生态意义上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模式,办真正意义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引用
收藏
页码:487 / 49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只对标世界一流,办不出一流期刊.[N].王晓峰;.中国科学报.2020,
[2]   透明性同行评议:产生、内涵与建构 [J].
贺颖 ;
付江阳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 32 (03) :332-336
[3]   培育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内涵与措施 [J].
王继红 ;
骆振福 ;
李金齐 ;
岳娜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01) :4-9
[4]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内涵与目标——在2019年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上的发言 [J].
朱邦芬 .
编辑学报, 2019, (06) :591-592
[5]   冲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必须练就四大能力 [J].
肖宏 .
科技与出版, 2019, (10) :29-34
[6]   预出版的实践探索与可能模式 [J].
张海生 .
编辑学报, 2019, 31 (04) :434-436
[7]   学术期刊与第三方平台融合发展:动因、现状、机制与生态链构建 [J].
吴朝平 ;
张海生 .
编辑学报, 2019, 31 (03) :267-270
[8]   对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几个相关问题的思考 [J].
张品纯 .
出版广角, 2019, (05) :6-10
[9]   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逻辑、模式与实践 [J].
张海生 ;
吴朝平 ;
蔡宗模 ;
杨慷慨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8, (09) :875-881
[10]   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历程、问题与展望 [J].
张海生 ;
蔡宗模 ;
吴朝平 .
中国编辑, 2018, (01) :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