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08年青海省碳足迹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21
作者
韩艳莉 [1 ]
陈克龙 [1 ]
陈英玉 [2 ]
苏茂新 [1 ]
陈亮 [1 ]
机构
[1] 青海师范大学
[2] 青海大学
关键词
碳足迹; 碳排量; 温室气体; 青海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青海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且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利用改进的碳排放量估算法对以"生态立省"的青海进行碳足迹定量评估,研究结果显示,从1999~2008年青海省人均碳足迹呈逐渐增大趋势且在2007年以后趋于稳定。青海省碳足迹动态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人口、能源强度、能源结构等因素对CO2排放量的贡献,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提出相应对策,以确保青海省经济的绿色增长,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6+60 +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上海市碳排放的历史特征与远期趋势分析 [J].
梁朝晖 .
上海经济研究, 2009, (07) :79-87
[2]   认识“碳足迹” 倡导低碳生活 [J].
王秋 ;
施阳 .
化学教育, 2009, 30 (03) :5-7
[3]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联分析及比较 [J].
谭丹 ;
黄贤金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54-57
[4]   加快水电开发 减少燃煤污染 [J].
潘家铮 .
中国三峡建设, 2008, (01) :3-4
[5]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06)
[6]  
特大城市温室气体排放量测算与排放特征分析[D]. 郭运功.华东师范大学 2009
[7]  
Inter-regional comparisons of energy-related CO2 emissions using the decomposition technique. ANG B W,ZHANG F Q. Energy . 2000
[8]  
碳足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部六省的实证[M. 李志强,刘春梅. 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 .
[9]  
碳足迹 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1255798.htm?fr=ala011 .
[10]   “碳足迹”与“低碳族” [J].
沈玉保 ;
彭怀松 .
语文建设, 2009, (06) :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