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上市与公司违规——来自我国AH股的经验证据

被引:1
作者
张瑞君 [1 ]
邹洋 [1 ]
刘贤伟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2] 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
关键词
交叉上市; 公司违规; 绑定假说; 公司治理;
D O I
10.14115/j.cnki.10-1242/f.2019.04.008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选择2003~2017年我国资本市场中的AH股以及配对的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绑定假说,研究交叉上市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交叉上市能够显著抑制公司的违规行为,与A股公司相比,交叉上市公司的违规概率更低、违规次数更少;在信息质量较差的情况下,交叉上市对公司违规行为的治理作用更加明显。本文丰富了交叉上市的相关研究,并从公司违规行为这一角度,揭示了交叉上市所发挥的公司治理效用,对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卖空机制能抑制上市公司违规吗? [J].
孟庆斌 ;
邹洋 ;
侯德帅 .
经济研究, 2019, 54 (06) :89-105
[2]   回归A股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吗?——基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分析 [J].
刘星 ;
田梦可 ;
张超 .
管理评论, 2016, 28 (11) :40-54
[3]   CEO对董事会的影响力与上市公司违规犯罪 [J].
陆瑶 ;
李茶 .
金融研究, 2016, (01) :176-191
[4]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亚洲公司交叉上市价值效应研究 [J].
郑春美 ;
沈沁 ;
游士兵 .
统计与决策, 2014, (05) :168-171
[5]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实证研究 [J].
陆瑶 ;
朱玉杰 ;
胡晓元 .
南开管理评论, 2012, 15 (01) :13-23
[6]   境外上市、投资者监督与盈余质量 [J].
沈红波 ;
廖冠民 ;
廖理 .
世界经济, 2009, (03) :72-81
[8]   中国的证券分析师能够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吗——基于股价同步性和股价信息含量的经验证据 [J].
朱红军 ;
何贤杰 ;
陶林 .
金融研究, 2007, (02) :110-121
[9]   公司治理、声誉机制和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分析 [J].
陈国进 ;
林辉 ;
王磊 .
南开管理评论, 2005, (06) :35-40
[10]   机会利益: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J].
金伯富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2) :66-7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