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护与农民工福利改善——基于新《劳动合同法》的视角

被引:67
作者
杜鹏程 [1 ]
徐舒 [2 ]
吴明琴 [3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2]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3]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劳动保护; 农民工; 福利改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52 [劳动合同法];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法,全面评估了我国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农民工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新《劳动合同法》降低了农民工的工作时间长度达23%,提高了农民工拥有各项社会保险的比例为10%—26%,这一结论在消除样本选择性偏误后同样成立。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新《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福利水平的改善作用在工人议价能力较低地区和教育程度较低组别的农民工上更加明显,而在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同时,新《劳动合同法》的劳动保护效果并没有因同时期其他经济因素的冲击而受到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对正处于争议中的新《劳动合同法》能否真正提高弱势群体的劳动权益做出了明确回答,而且对于制定和发展规范的劳动保护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8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显性契约、职工维权与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合同法》的作用 [J].
沈永建 ;
范从来 ;
陈冬华 ;
刘俊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2) :117-135
[2]   劳动保护、劳动密集度与企业创新——来自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的证据 [J].
倪骁然 ;
朱玉杰 .
管理世界, 2016, (07) :154-167
[3]   劳动保护、成本粘性与企业应对 [J].
刘媛媛 ;
刘斌 .
经济研究, 2014, 49 (05) :63-76
[4]   劳动保护、劳动密集度与经营弹性:基于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证检验 [J].
廖冠民 ;
陈燕 .
经济科学, 2014, (02) :91-103
[6]  
The Determinants and Welfare Implications of US Workers’ Diverging Location Choices by Skill: 1980-2000[J] .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16 (3)
[7]   Labor contracts and social insurance participation among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J].
Gao, Qin ;
Yang, Sui ;
Li, Shi .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2, 23 (04) :1195-1205
[8]  
Better protected, better paid: Evidence on how employment protection affects wages[J] . Karen van der Wiel.Labour Economics . 2009 (1)
[9]  
Job creation and labor reform in Latin America[J] . David S. Kaplan.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 2008 (1)
[10]  
The unemployment effects of labor regulation around the world[J] . Horst Feldmann.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 20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