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瞄准机制演化视角的中国农村反贫困实践:1978~2018

被引:8
作者
马文武 [1 ]
杜辉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贫困瞄准; 演化视角; 农村反贫困; 改革开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提高扶贫瞄准效率是减贫成功的必要条件,采取适应贫困实际情况的瞄准机制和瞄准方法是提高扶贫瞄准效率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反贫困实践遵循了一条合乎农村贫困变化特征、反映农村减贫规律的贫困瞄准机制演化路径。农村减贫成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在农村贫困变化的不同阶段,采取了有效率的贫困瞄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扶贫模式和调整扶贫政策。中国农村贫困瞄准机制经历了农村整体瞄准——贫困县级瞄准——贫困村级瞄准——贫困户建档立卡瞄准的历史进程,契合的正是中国农村反贫困模式不断创新、措施不断精准、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反贫困难度不断增加的历史进程。当前中国正处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阶段,必须根据新时期贫困新特征,强化瞄准精准性、措施精准性;必须前瞻性预测2020年后农村新贫困问题,不断创新适应未来农村贫困新特征的贫困瞄准机制和扶贫模式,未雨绸缪,从容应对未来新阶段的贫困新挑战。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2]   改革开放40年:全球贫困治理视角下的中国实践 [J].
王小林 .
社会科学战线, 2018, (05) :17-26
[3]   中国精准扶贫、瞄准机制和政策思考 [J].
王朝明 ;
王彦西 .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8, (01) :85-90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实践经验 [J].
公丕宏 ;
公丕明 .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7, 24 (06) :118-118
[5]   中国特色的扶贫战略与政策 [J].
孙久文 ;
唐泽地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54 (02) :5-12
[6]   中国农村贫困标准与贫困监测 [J].
鲜祖德 ;
王萍萍 ;
吴伟 .
统计研究, 2016, 33 (09) :3-12
[7]   我国减贫实践探索及其理论创新:1978~2016年 [J].
张琦 ;
冯丹萌 .
改革, 2016, (04) :27-42
[8]   我国农村贫困退出机制研究 [J].
张琦 ;
史志乐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03) :296-301
[9]   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 [J].
王介勇 ;
陈玉福 ;
严茂超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03) :289-295
[10]   论中国的精准扶贫 [J].
汪三贵 ;
郭子豪 .
贵州社会科学, 2015, (05) :14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