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法与宪法关系的视角谈我国民法典制订的基本理念和制度架构

被引:74
作者
赵万一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 教授
[2] 博士生导师
关键词
市民社会; 公法与私法; 民法与宪法; 权力制约; 权利本位;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6.01.011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野是公、私法划分的理论基础,也是处理宪法和民法关系的主要依据。公、私法划分的实质在于它划定了一个政治国家不能插手的市民社会领域,从而为市民社会构筑了一道防御外来侵犯的坚固屏障。宪法与民法的关系不是“母子”关系。民法不是宪法的实施细则。民法应当有自己的权利体系和确立原则。民法和宪法分别是调整私法领域和公法领域的基本法律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宪法至上:中国法治之路的灵魂 [J].
周叶中 .
法学评论, 1995, (06) :1-12
[2]   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 [J].
何增科 .
中国社会科学, 1994, (05) :67-81
[3]   论制定中国民法典的积极意义与现实障碍 [J].
李静冰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2, (05) :34-44
[4]  
私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易继明主编, 2002
[5]  
市场法治论[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邱本著, 2002
[6]  
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朱景文著, 2001
[7]  
德国民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DieterMedicus)著, 2000
[8]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张中秋著, 1999
[9]  
国家与市民社会[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邓正来[美]J.C.亚历山大编, 1999
[10]  
民主的模式[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英)戴维·赫尔德(DavidHeld)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