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份创新效率不平衡的统计测度与分解

被引:5
作者
程时雄 [1 ,2 ]
董籽珍 [1 ]
代兰垒 [1 ]
龚兆鋆 [1 ]
机构
[1] 湖北大学商学院
[2]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创新效率不平衡; 基尼系数; Theil指数; 组群分解;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20.02.010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文章使用中国2000—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基尼系数、Theil-L指数和Theil-T指数三个测度不平衡的指标,对中国各省份(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东、中、西部,八大经济区域的创新效率不平衡程度进行了测度,然后利用Theil指数组群分解方法对中国创新效率不平衡进行了分解。测度和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之间创新效率不平衡程度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动特征,离创新效率的平衡发展还有一定差距。通过东、中、西部和八大经济区域的对比可以看出,东、中、西部间的创新效率不平衡主要是由于区域内不平衡造成的,但是八大经济区域间的创新效率不平衡主要是由区域间创新效率不平衡造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湖北省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J].
童泽望 .
统计与决策, 2019, 35 (18) :185-188
[2]   股权结构特征与混合所有制企业效率 [J].
张云 ;
刘丽娟 ;
尹筑嘉 .
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9, (03) :92-107
[3]   企业内部工资不平衡增长的动态考察 [J].
林芳 .
宏观经济研究, 2018, (08) :159-175
[4]   中国技术不平衡的统计测度与分解 [J].
柳剑平 ;
龚兆鋆 ;
程时雄 .
统计与决策, 2016, (24) :88-91
[5]   中国省际碳排放差异与碳减排目标实现——基于碳洛伦兹曲线的分析 [J].
杨俊 ;
王佳 ;
张宗益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08) :2016-2023
[6]   中间产品进口、技术溢出与中国制造业的工资不平等 [J].
喻美辞 ;
熊启泉 .
经济学动态, 2012, (03) :55-62
[7]   中国区域创新质量不平等研究 [J].
张古鹏 ;
陈向东 ;
杜华东 .
科学学研究, 2011, 29 (11) :1709-1719
[8]   解析中国创新能力的不平等:基于回归的分解方法 [J].
万广华 ;
范蓓蕾 ;
陆铭 .
世界经济, 2010, 33 (02) :3-14
[9]   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测度 [J].
官建成 ;
陈凯华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10) :19-33
[10]   R&D存量、知识函数与生产效率 [J].
吴延兵 .
经济学(季刊), 2006, (03) :1129-1156